欧美XXXX做受老人_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_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√

隱形車衣云專業平臺

掃一掃關注

市占率下滑,韓國電池廠商不行了?

   2023-01-28 中國汽車報網2970
導讀

市占率下滑,韓國電池廠商不行了?

近日,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一組數據引發市場關注。數據顯示,2022年1~11月,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中,中國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高居第一、第二,分別占據37.1%和13.6%的市場份額,而韓國三大電池廠商(LG新能源、三星SDI和SK On)的占有率合計為23.1%,同比下滑7.4個百分點。這引發了部分業內人士對于韓國電池企業的唱衰聲,韓國媒體也憂心忡忡。莫非,韓國電池廠商在走下坡路了?


01


從30.5%掉至23.1%

整體來看,2022年1~11月,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446 GWh,同比增長74.7%。其中,寧德時代排在第一位,電池裝機量為165.7 GWh,同比翻番,而市占率也由上年同期的31.8%提升至37.1%,尤其是11月單月的市占率高達40.9%。寧德時代與排在其后的企業之間形成了較為懸殊的差距。之所以如此,主要得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近年來迅猛增長,而寧德時代包攬了大量中高端客戶。


比亞迪也超過LG新能源和松下,由上年同期的第四位,一舉躍升至第二位。與TOP10中的其他九家電池企業不同,比亞迪除了是電池廠商,還是整車廠商,而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熱銷,累計銷量186萬輛,同比增長逾兩倍。這也使得比亞迪在2022年1~11月,實現電池裝機量60.6 GWh,同比增長170%,市占率由上年同期的9%提升至13.6%。


相比之下,韓國三大電池廠商同期的電池裝機量雖然也在增長,但增幅沒有寧德時代、比亞迪那么大,這也使得其在電池裝機量提升的同時,市占率出現下滑,尤其是LG新能源下滑最厲害,從19.6%降至12.3%,掉到了第三位。SK On和三星SDI則仍然排在第五位和第六位。這三家企業市占率合計為23.1%,而上年同期是30.5%。


“韓國最大(電池)廠商LG新能源被比亞迪超越,排名下滑了一位,看起來(韓國企業)已經被中國企業的躍進形成壓制之勢。”韓國《朝鮮日報》如是評論道。


02


受累于歐洲市場放緩

市占率的下滑,是不是意味著韓國電池廠商已經落后了?事實并非如此。從裝機量的變化來看,2022年1~11月,LG新能源同比增長9.7%至54.8 GWh,SK On同比增長72%至26.1 GWh,三星SDI同比增長75%至22.1 GWh,后兩家的增幅其實也相當高。


中韓電池廠商市占率的上漲和下滑,可能主要是受雙方所押注市場的發展狀況所影響。從全球來看,中國、歐洲和北美,是公認的三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對應區域的動力電池市場,也更加蓬勃向上。現階段,電池廠商的交付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國和歐洲,而前者市場增速更快。

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,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.7萬輛,同比增長93.4%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日前預計,2023年,在沒有突發事件的前提下,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將保持30%~40%增速,以2022年約700萬輛為基數來計算,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可達到近1000萬輛。基于本土優勢,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,為寧德時代、比亞迪、中創新航、國軒高科、欣旺達、億緯鋰能等一眾中國電池廠商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空間。


至于韓國電池廠商,此前主要押注歐洲市場,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發后,歐洲各國將對汽車業的扶持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韓國電池廠商乘勢異軍突起,尤其是LG新能源一舉躍升至第二位。不過,進入2022年,受俄烏沖突、能源危機、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,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放緩。


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(ACEA)的數據顯示,2022年前三季度,歐洲純電動及插混車銷量合計為169萬輛,而2021年同期為157萬輛。可以看出,目前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速,歐洲都不如中國,對于韓國電池廠商的加成效果自然大大減弱。


03


歐美產能激進擴張

那么,這種韓國電池廠商份額下滑的局面今后是否還會繼續下去?恐怕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。背靠LG集團、三星集團、SK集團這三大韓國財閥,上述三家韓國電池廠商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資金實力都不容小覷,而歐洲和北美市場都可能為它們提供再次騰飛的機遇。


先看歐洲,就在2022年,歐盟先后通過了2035年“禁燃令”,以及更加嚴苛的歐七排放標準,這很可能會令歐洲汽車行業本就在推進的電動化轉型再次提速,對于在歐洲擁有穩定占有率優勢的韓國電池廠商來說是一大利好。當前,韓國電池廠商正積極重金布局歐洲,以掌握歐洲動力電池市場主導權。例如,LG新能源計劃將波蘭工廠產能擴充一倍,SK On于2022年7月宣布籌集20億美元資金,加速歐洲工廠建設。


至于北美,尤其是美國,被視為下一個最具潛力的大型新能源汽車市場,但中國電池廠商不太容易從中得利。2022年8月美國《通脹削減法案》的通過,使得搭載中國動力電池的車型將失去補貼資格,中國企業爭奪北美客戶難上加難,在北美當地建廠成為必選項。寧德時代赴美建廠計劃此前戛然而止,而前不久有傳言稱,寧德時代有意與福特在美國合建電池工廠,此事至今尚無下文。


相比之下,韓國電池廠商在美國可謂如魚得水,2022年頻繁官宣建廠計劃。以LG新能源為例,其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該公司在美國的第二座全資電池工廠,并在加拿大與Stellantis合建電池工廠,還考慮與現代汽車在美國合建兩座電池工廠。通用汽車也是其合作伙伴兼大客戶,就在前不久,美國能源部表示,同意提供低息貸款,幫助LG新能源和通用汽車在美國新建三座電池合資工廠,而第四座工廠可能選址印第安納州。同樣,三星SDI和SK On也在美國加速建廠。


一旦上述工廠在今后一兩年或兩三年內投產交付,可以預見的是,以LG新能源為代表的韓國廠商的裝機量將迎來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。更何況,根據美國總統拜登設定的目標,到2030年,電動汽車將占到美國新車銷量的50%。無論是通用、福特、Stellantis,還是寶馬、梅賽德斯-奔馳等,都在美國加緊投放電動車型,這對于韓國電池廠商來說可謂是巨大的機遇。


在2022年,韓國電池廠商的全球市占率的確出現了下滑,但從近兩年尤其是2022年它們在歐洲和美國市場的激進產能擴張來看,一場“硬仗”還在后頭,中國企業也要早做打算。


 
(文/小編)
 
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
0相關評論
免責聲明
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,作者: 小編。歡迎轉載,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://ovmr.com.cn/news/show-426.html 。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,請讀者僅做參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、觸犯法律的內容,一經發現,立即刪除,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
 

隱形車衣專業平臺